当前位置: 主页 > 知识与标准 > 臭氧知识 > 臭氧纳米气泡机与曝气盘废水深度处理对比实验

臭氧纳米气泡机与曝气盘废水深度处理对比实验

臭氧纳米气泡机与曝气盘废水深度处理对比实验

摘要

纳米气泡机与曝气盘废水深度处理对比实验 实验方案 将园区深度处理废水分别加入反应柱内,液位高度 120cm,待水体稳定后分别取原始水样。将 臭氧发生器 出气口接至纳米气泡发生装

更新时间:2024-02-05
来源:臭氧发生器
作者:同林科技
详细介绍相关案例
臭氧纳米气泡机与曝气盘废水深度处理对比实验
实验方案
将园区深度处理废水分别加入反应柱内,液位高度 120cm,待水体稳定后分别取原始水样。将臭氧发生器出气口接至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气管和曝气盘进气管。启动臭氧发生器开始实验,控制两组臭氧混合气流量相同,连续向水体投加臭氧 1 小时,并取 15 分钟、30 分钟和 1 小时时水样检测 COD 参数并记录。
实验结果
深度处理阶段水质条件较好,水体无色透明,仅有少量悬浮物。
启动实验后水体中均充入大量臭氧气泡,水体透明度降低。
实验结束关闭设备后,对照组由于气泡粒径大上浮速度快,水体迅速变澄清透明,而实验组由于存在大量微纳米气泡,气泡上浮速度慢,在水体中停留了较长时间。待两组水体可视气泡均消散完毕,观察到悬浮物消失,水体颜色与反应前无明显变化。
本次实验采用重铬酸盐法测定化学需氧量。
在实验过程中取中层废液水样检测其中 COD 结果如下。

水中COD含量变化趋势图
实验小结
通过对比发现,使用纳米气泡工艺的实验组在 COD 去除速率上较使用曝气盘曝气的对照组有明显提升,在实验进行到 15 分钟时已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,而对照组达到同样处理的效果耗时 60 分钟。两组实验的 COD 去除率基本一致,均在 40%左右。通过本组实验可知,纳米气泡技术在提高臭氧利用率、加快臭氧反应速率上效果显著。